L 记事本
两个中华帝国之间的历史(二):逐鹿中原|经典回顾
原文作者 许岑珂* 赛先生
在司马睿建立东晋以及治国的过程中,琅琊王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王导,甚至被司马睿奉为“仲父”。王氏一族在东晋势力极其强大,于是东晋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出自琅琊王氏,王羲之的孙女还曾经当过东晋皇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指的就是王敦、王导为代表的琅琊王氏,“谢”指的是谢安、谢玄为代表的以东晋军事集团北府兵为基础的谢氏。
当然,共治天下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所有权臣、宠臣最后不是走向反叛(如安禄山),就是走向覆灭(如和珅)。这基本上是个铁律。因为权臣越是强大,越会担心自己会突然被皇帝以雷霆手段除掉;而皇帝也会担心权臣发动政变取而代之,所以二者之间必然会因为过度恐惧而发生过激反应。司马睿也有心压制王氏势力,于是启用了一些他姓大臣。这一做法马上引起了王氏的猜忌和反抗。王导的堂兄王敦立刻打出了造反的常用旗帜:清君侧。司马睿在战斗中失败,不得不向王敦认输。司马睿从此大权旁落,对朝政愈发失控,最终忧闷而死,史称晋元帝。
看着家园被毁灭,亲人被屠戮,侥幸南下的中原百姓自然满怀国恨家仇,希望收复故土。东晋先后有过数次大规模的北伐。第一次北伐甚至在司马睿称帝之前就开始了。其领导者是那位“闻鸡起舞”的祖逖。祖逖北伐之初并没有得到司马睿太大的资助,只是带着数百人渡过了长江,自筹军费,自铸兵器。司马睿还封祖逖为豫州刺史。但是豫州(河南地区)当时并不在司马睿手中,也就是说祖逖这个刺史需要自己打下了地盘才能上任(其实这是一个收复土地的好办法。周平王动迁以后也许诺秦襄公岐山以西的土地,只要打下来就是秦国的,这就是秦国崛起的开始)。祖逖经过自己的努力,居然一度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让那里的百姓重新回到晋朝。但是祖逖逝世以后北伐大业随即中断。为了表彰祖逖的功业,东晋朝廷追封祖逖为车骑将军。之前的汉朝名将卫青、就是车骑将军,而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前赵与后赵
北边的匈奴汉国在鼎盛之后迅速走向分裂。因为靳准杀了皇帝刘粲,刘曜在发兵征讨靳准的途中称帝,同时改国号为“赵”。所以匈奴汉国也叫“汉赵”,或者“前赵”。刘曜立之前从西晋那里俘虏的羊后羊献容为皇后,最后还让他和羊献容的儿子继承了皇位,可见刘曜对羊后那是真爱。羊献容在八王之乱期间数次被立被废,应该说饱受乱世之苦。最后能在匈奴人那里得到呵护,也算幸运。
刘曜并不是刘渊的凤子龙孙,他只不过是刘渊的族人和将领。既然刘曜能称帝,那其他将领自然也不会甘心居于其下。很快,刘渊的另一名大将,羯族人石勒也建国,国号仍然是赵,史称后赵。公元319年,刘渊创立的匈奴汉国正式分裂为西部的前赵,以及东部的后赵(中国北方多次分裂成东西两部分,西部以长安为核心,东部以洛阳为核心)。后赵在祖逖死后击败了东晋的北伐军,然后两个赵国不可避免地刀兵相见。最后,刘曜战败被杀,其都城长安被石勒军队攻克。匈奴刘氏一族遭遇灭顶之灾。至此,中国北方重要地区基本都被后赵占领。
乱世之中屌丝逆袭的事情很多,乱世给一切胸怀大志身怀绝技的屌丝最快的上升通道,比起后来治世之中那些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的人们来说,乱世是一个充满了机遇的时代。石勒可以算作一个很成功的逆袭屌丝。其实,当初石勒连个屌丝也算不上。但是投奔刘渊以后,随着刘渊的崛起,能征善战的石勒也一路升迁,最后到了和刘曜瓜分汉国,甚至短暂统一中国北方的程度。公元330年,石勒先称天王,后称帝。在接班人的选择上,因为石勒的长子于330年去世,石勒选择了次子石弘为太子。其实,如果后赵是一个稳定的国家,石弘是非常好的太子人选,因为石弘身上没有多少暴戾之气,反倒礼贤下士,爱好诗赋。这和他的胡人出身很不相符,反倒很符合汉人的价值观。一般来说,如果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以骑射武功打下了天下,建立了初步的稳定,那么第二代领导人最好是一个擅长文治的君主,好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石勒的选择不能算错。
基本统一北方以后的后赵
但是当时的后赵远不能算稳定。抛开周边诸多磨刀霍霍的民族和政权,国内就危机四伏。石勒的堂侄石虎对皇位虎视眈眈,其野心在石勒在世时就有被很多人看出,但是石勒对石虎并没有什么处理。石勒去世以后,石虎不可避免地开始抢皇位。抢皇位的过程估计是参照了当年的曹魏:首先让自己的兄长石弘封自己为丞相、魏王、加九锡等等。当然,得到这一切以后,石虎也不可能让石弘活着。石虎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国内的汉族百姓可以说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为了充实自己的后宫,石虎到处搜掠民间妇女;因为四处发动战争,石虎在国内大征徭役,耗尽民力;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又让百姓负担累累。总之,古今暴君的事情石虎基本上都做了。相比于其他暴君,石虎还别出心裁地将北方大量土地划为猎区,百姓如果在猎区内招惹野兽,就是“犯兽”罪,被处以极刑。石虎不仅对百姓残忍,对自己的儿子们也毫不手软,数个亲生儿子悲惨地死在他自己手里。
石虎逝世后,后赵又一次陷入了夺位大戏,其过程复杂无趣。但是石虎子孙的剧烈内斗必然让原本人口就不多的羯族自身实力大减,最后后赵的东部江山落入了一个汉人手里(后赵西部地区被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所占)。这个汉人叫冉闵。冉闵的父亲原本是“乞活军”的一员。因为当时中国北方大乱,汉族百姓处境极其悲惨,于是大量流民组成了军队自保。“乞活”二字既体现了军队的使命,也体现了其悲壮和无奈。冉闵的父亲被石勒俘虏后,成为石虎的养子,于是随石虎姓石。冉闵胆识过人,能征善战,累积军功在后赵被任命为大将军,封武德王。公元350年,冉闵发布“杀胡令”,号召汉人起来消灭胡人。饱受羯族欺凌的汉族人有了这一命令的鼓励,自然大打出手,造成了北方羯族几乎被灭族(两百年后,剩余的鲜卑化羯族人侯景曾经在南朝发动叛乱,史称“侯景之乱”)。但是因为这一种族灭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极端,“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也就是说只要是高鼻子大胡子的人都可能被杀。
冉闵“杀胡令”的正义性我们不多讨论,毕竟今天的我们很难体会当时人们的处境。但是政治上冉闵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公元350年,冉闵称帝,改后赵国号为魏,史称冉魏。冉闵的崛起是一次后赵内部的政变,也可以算作石虎及其子孙多行不义的报应。但是冉闵称帝非常不明智。既然冉闵打出民族主义大旗,以北方强大的胡人民族为敌,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靠南方的东晋,就连我们接下来要讲到的氐族人当时都知道“民心思晋”。冉闵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承认东晋的正统地位,让东晋朝廷封他为刺史,甚至封王都可以(他原本在后赵已经有王爵)。但冉闵一旦称帝,东晋就绝不可能支持他。最后冉闵只能以自己的力量对抗已经与他不共戴天的胡人,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昙花一现的政权。后来的历史也一再证明,乱世当中沉不住气过早称帝的人往往坚持不到最后。而笑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位“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人。而之前的奸雄曹操,在孙权向其劝进时也明智地说“是儿欲着吾炉火上邪!”
打败冉闵的是慕容鲜卑人。鲜卑人为东胡的一部分,原本居住于中国东北。东胡人被匈奴第一代雄主冒顿单于击败后分成了乌桓和鲜卑两部。曹操就是在击败了乌桓部以后写下了那首《观沧海》。鲜卑人可以说人才济济,诞生了很多后来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以及显赫一时的部族。随着西晋的崩溃,最先强大的鲜卑部落是慕容部。慕容部也分成了两支:慕容廆的后代建立的多个燕政权,以及慕容吐谷浑建立的吐谷浑政权。
前秦、冉魏和北燕并存的时代
公元350年,中国北方三股势力并存:西部的前秦,东部的冉魏,以及东北部由慕容皝称王的前燕。前燕意图往中原发展,而冉魏也想往北部发展,于是前燕和冉魏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其实前燕和后赵的军队曾经有过一场大战。石虎进攻前燕,但是十万军队被慕容恪几千骑兵打得大败,那时候的慕容恪才十几岁,可谓是英雄出少年。这一回后赵的继承者冉魏又一次和前燕开战。冉闵的确骁勇善战,起初战局很顺利。但是慕容恪一出马,扭转了战局。慕容恪用“铁索连环马”打败了冉闵。后来的金兀术进攻南宋也采用了类似的“拐子马”,也是把数匹重装骑兵连起来(虽然不是铁索相连)。据说岳飞用砍马蹄的战术打破金兀术的拐子马。可惜数百年前的冉闵没想出这个办法来,最终兵败被俘,冉魏立国两年即被灭。
慕容恪以及以后我们要提到的慕容垂都是慕容家族里的杰出人物。连《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博也提到过他祖宗慕容恪和慕容垂的大名。冉魏灭国以后,当时的中华大地呈现出一个新的三足鼎立格局:北方西边的前秦,东边的前燕,以及南方的东晋。三国鼎立自然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有很多旷世奇才出谋划策(比如前秦的王猛可以类比为诸葛亮),也有很多武功高强的将领。 前秦和前燕并存的时代
此时的东晋出现了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桓温。桓温之于东晋,有些类似于曹操之于东汉,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三国演义》中曹操说过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而桓温也说过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也就是说,即使不能流芳后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可见他只顾建功立业千古留名,至于是好名还是恶名倒是其次。其实历史上凡是誉满天下之人,往往也谤满天下,若拘束于求得一个完美无瑕的名声,往往就什么大事也干不成了。
桓温为东晋开疆拓土屡立战功,另一方面也并不忠于东晋司马氏,想取代司马氏自立。但是对于民族大义而言,桓温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桓温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是攻取蜀地。当时的蜀地属于氐族政权成汉,桓温大军攻灭成汉,让蜀地重归晋政权。然后桓温于354年开始北伐中原。桓温此时北伐的局面比诸葛亮当年要好得多。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也就是说,诸葛亮看来北伐的关键之处在于占领荆州(大致为湖广地区)和益州(大致为四川和西南)两地,然后两地同时北伐,当能成功。可惜因为关羽失荆州走麦城,导致诸葛亮后来的北伐只能从益州一路进兵,于是始终未有进展。
桓温时期的东晋是同时拥有益州和荆州的,所以桓温北伐也基本上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套路:一路从荆州出发,另一路从益州出发。桓温一路从子午谷进攻(子午谷曾是诸葛亮和魏延激烈争论的焦点,桓温的成功似乎意味着诸葛亮当年是错误的),一度进攻到长安城下,而周围百姓也的确像诸葛亮说的那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可惜前秦坚壁清野,而桓温的军粮不够,最后不得不从长安退兵。但是桓温的另一路北伐取得了更大的成果。冉魏覆灭以后,洛阳曾经投降了东晋。但是后来羌族人姚襄围困洛阳,洛阳岌岌可危。桓温的北伐击溃了姚襄,保住了洛阳。至此,东晋至少夺回了“两都”中的一个。可见,如果当年关羽没有失去荆州,恐怕诸葛亮的北伐就要成功了。
收复蜀地,和兴师北伐让桓温权势大振,在东晋朝内被加大司马衔,“假黄钺”。黄钺是一把斧子,象征着君权。当时因为桓温的强大,让前秦和前燕不得不一度联合起来对付东晋(很像孙刘联盟对付曹操)。公元365年,前燕由名将慕容恪、慕容垂帅兵进攻洛阳,洛阳重新失陷。公元369年,桓温再次北伐,试图收复洛阳。而且,此时慕容恪刚刚去世,前燕失去一位中流砥柱的人物,北伐前燕自然胜券在握。的确,起初桓温的这次北伐非常顺利,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前燕的都城。关键时刻,前燕向前秦求援,许诺以割让洛阳为代价请求前秦出兵。最后桓温在秦燕两家的夹击下,被迫撤兵。但秦燕两家的合作非常短暂,之后立刻兵戎相见。